我们都知道,公章是企业单位的核心身份证明,在很多业务往来中,有些企业甚至是认章不认人。
但是,这个核心证明有个缺点,就是容易被伪造,而且动伪造公章心思的人还不少。
在裁判文书网,以伪造公章为检索词进行搜索,可以看到2019年、2020年相关案件皆多达2600多起。
即使平时对伪造印章这事很陌生的伙伴们,肯定也还记得去年的“逗鹅冤”案件。
三个骗子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,薅腾讯公司的羊毛,腾讯为此损失1600万元,并将老干妈公司告上法庭。
既然公章容易被伪造,为什么我们国家仍旧要把公章作为企业单位的核心身份证明呢?今天就来说说其中的法律秘密。
01、公章防伪鉴定不是难事
印章拿到银行去办业务,会有实时核验;而在其他的商业活动中,盖的章则有事后可复查追责的作用。
我们都知道,每个企业单位的公章都需经过公安局备案。
因此,当出现伪造公章私盖合同等引发纠纷的情况,只要申请鉴定,从公安部门调取备案的公章,一对比很快就能发现公章的真假。
另外,现在公章也采用了不少防伪技术,比如专用的防伪字体、防伪码、防伪纹,专用防伪印油等等,加大了造假成本。
(采用防伪油墨,图片来源网络)
02、公章是可靠凭证,但非唯一有效凭证
毕竟连货币都有人伪造得那么逼真,更何况是防伪技术远不如货币的公章。
但这需要高明的伪造技术,比如伪造有防伪纹的印章,由于伪造细纹需要高精度,得利用精密机器进行扫描复刻,花费的费用和时间成本并不低。
(防伪纹,图片来源网络)
而愿意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去伪造一个公章,所谋之事肯定是有巨大的好处。
费劲心思伪造一枚公章,但是在实际的商务往来中,往往不是光有一个公章就行。
举个例子,A公司拿着一份借款合同去起诉B公司,合同上盖了一个以假乱真的B公司公章,借款金额是五百万元。
你认为A公司就可以拿到这五百万元吗?
庭审上,法官会问:B公司是什么时候向A公司借的款,是否有转账等支付记录?
如果你提供不了转账记录,那也需要有其他的证据证明A公司确实向B公司支付过这五百万元。
如果A公司提供不了任何有效的支付证据,那么这笔借款将不成立,法律不予支持。
A公司还会因伪造B公司公章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03、伪造公章属违法犯罪,法律上有震慑作用
印章本身有事后追责的作用,当出现纠纷时,所盖印章就成了有效证据,这在法律上就起到一种震慑作用。
根据刑法相关规定,伪造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的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,并处罚金。
如果伪造国家机关的印章,情节严重的,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总之,即便公章伪造成功了,没有其他证据做支撑,假的也真不了,伪造印章被查到随时可能面临牢狱之灾。
如伪造公章罪、诈骗罪等等。
这就是公章作为企业单位核心身份证明的法律秘密。
了解更多关于印章的大小事,记得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【印章之家官微】~